一場春雨、一場甘霖之后,萬物復(fù)蘇,“正月茵陳二月蒿,三月割了當(dāng)柴燒”,可見時令對野菜的采摘尤其重要。趁著休假,我跟老媽來了一次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——挖白蒿。出發(fā)前,我專門上網(wǎng)查閱了白蒿的營養(yǎng)價值,一看還看出了不少藥用價值:對治療咽喉腫痛、濕熱黃疸以及腫熱咳嗽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,在養(yǎng)肝方面也是一枝獨秀。小小的白蒿,用途竟然這么多!
路上,媽媽跟我講了一些白蒿的習(xí)性特征,它更喜歡長在土坎上,一般在灌木從中,葉如細(xì)絲,比較像嫩嫩的松針,細(xì)葉上又披了一層白毛,又像是剛出生嬰兒的毛發(fā)......到達目的地后,戴上帽子,拿上小鏟子便和媽媽各自沿著一條土坎子找尋起來:找到白蒿后,小心翼翼的撥開圍繞在旁邊的灌木,將鏟子對準(zhǔn)根部,輕輕一鏟,抖落掉上面的土,放進籃子里,在你找不到快放棄的時候,又會忽然發(fā)現(xiàn)前面一大片的白蒿,讓人驚喜萬分,滿滿的收獲感??纱蠖鄷r候明明看著密密麻麻的白蒿,卻因為周圍灌木叢生不知如何下手,好似在向你挑釁:“想吃我!沒那么容易哦!”避開扎手的灌木,盡量不要讓它們傷到我,但看似簡單的活做起來卻十分吃力,不一會我和媽媽已是滿頭大汗。想到小時候,也是這個季節(jié),和小伙伴們每人拎著同樣的籃子,沿村對面的溝邊,在斜坡上的雜草從里采著自己也叫不上名字的野菜,小伙伴們你一言我語的爭論著,到底誰采到的野菜是能吃的……不覺得癡笑了一會。
待中午回家時,我和媽媽已經(jīng)挖了一籃子的白蒿,經(jīng)過一番摘洗、去水分、然后拌上面粉,再放入些許鹽、調(diào)料等,上鍋蒸20分鐘,趁著這20分鐘,再將燒熱的花椒油澆在辣子蒜泥上,倒上醋,蒜味飄香。蒸好的白蒿出鍋后,與家人圍坐在飯桌旁,蘸上蒜泥,吃上一口,口感很好,綿綿的,味道清素淡雅,一邊品味,一邊聽爸媽講他們在特殊時期參加的“憶苦思甜”活動……野菜,不過是一種普通的草本植物,但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身價和在飯桌上的地位來看,倒是真有些令人感悟,舊社會時,靠挖野菜度日的人群,肯定是生活在底層的貧困人,而現(xiàn)在,野菜搖身一變,成了人們桌上的一道藥膳,小小的野菜便成了我們美好生活的見證者。
有時我在想我們挖野菜彎腰時,更像在為大地鞠躬,感恩大地賜予我們的禮物,極自然,極淳樸,無雕琢做作,無高深義理,卻是最珍貴,最能滌洗人心靈的饋贈。陽春三月,鶯飛草長之際,走出城市的喧囂,擺脫工作的壓力,摒棄世俗的名利,一頂帽子,一把小鏟,就可以在田間地頭尋找最初的快樂,“偷得浮生半日閑”,也是不錯的。(軋鋼廠 郝瑩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